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网站!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动态>>专家观点

推动有效投资释放更大效能

来源: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  作者:秘书处  时间:2022-09-26  点击:0  

       扩大有效投资,重在精准、要在及时。应立足基础设施领域,放眼全产业链,达到激活一子、盘活全局的政策效果;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促进政策发挥效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的过程更加顺畅。

  当前,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有利于对冲超预期因素冲击,在短期内有效提振市场预期,最终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扩大有效需求,关键是系统施策,通过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发挥其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并让提振作用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传导到制造业投资领域,达到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提供市场需求的预期效果。

  从当前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逻辑看,就是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这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实施和效果有着清晰的传导路径:先是直接带动了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通过扩大支持领域,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建设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项目建设;之后,政策效果顺着产业链条持续发挥作用,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新的市场需求。通过这一环环相扣的链条,不难发现,在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过程中,若要不断细化实化接续政策,须从产业上下游联动整体着眼,精准提升政策落地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带动作用。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重点在于优化存量、瞄准增量、出手要快。已经开工在建的项目要抓紧形成实物工作量,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及时匹配资金,实现建设进度、资金周转进度有效协同。要滚动储备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投资项目,并提前谋划好项目成本分担、收益保障机制,有利于吸引多元化投资。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还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资金配套跟进,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项目投资通常具有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单一渠道资金支持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需要其他资金做好配套。从目前我国的信贷结构和现状看,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离不开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配合。对商业银行自身来讲,应抓住当前机遇,主动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基建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

  从产业链角度谋划项目投资,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效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在其领域内,下游制造业也是重要的受益方。从产业链运转的关系看,基础设施是制造业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的重要需求方,项目投资所需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都来自下游的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这样的传导规律,上游的效益越好,项目投资越顺利,就越能够为下游的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效市场需求,带动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恢复。

  扩大有效投资,重在精准、要在及时。“精准”的关键是立足基础设施领域,放眼全产业链,达到激活一子、盘活全局的政策效果;“及时”的关键是用“放管服”改革办法促进政策发挥效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不断完善项目投资领域中的各项长效机制,着力防范化解投资风险。

  (作者:魏琪嘉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上一篇: 消费、投资、外贸、就业回暖信号明显
下一篇:把握资源优势 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潮
法律声明 保密协议 维权公告 咨询与建议 资料下载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4-2029 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30291号
XML地图 | HTML地图 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浙商投资研究会官网,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浙商研究会,浙商投资促进会,浙商研究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