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区域经济交流,发掘西部发展新动能,6月25日,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组织企业家考察组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进行投资考察,并举行座谈会。汇川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汇川区委书记徐俊峰,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朱世斌,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汇川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谢庆松,汇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泽贤、李波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座谈会,与考察组深入交流。遵义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王兰,遵 义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张䶮新,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处处长周颖,以及汇川区有关区直部门、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会。充分体现了汇川区对浙商投资研究会及企业家代表团到访的高度重视和对深化合作的殷切期待。
本次考察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汇川区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重点聚焦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考察组成员涵盖相关领域的知名浙商企业负责人。
在座谈会上,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考察组代表首先发言。考察组高度认同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指出:“遵义市及汇川区在发展此类新兴产业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区位、政策优势,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研究会此次组织企业家前来,正是为了实地感受发展机遇,精准对接合作需求,探寻双方在产业链构建、技术应用、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空间,以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汇川区委书记徐俊峰代表区委区政府和遵义国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及各位企业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遵义作为红色圣地的历史地位,并着重推介了汇川区作为遵义主城区之一的核心优势与发展雄心。徐俊峰书记强调,汇川区对此次浙商投资研究会组织的考察活动极为重视,将其视为深化东西部协作、引入优质发展资源的重要契机。当前,汇川正举全区之力,全力打造“发展的高地、营商的福地、合作的宝地”。他真诚期待各位浙商企业家深入了解汇川、投资汇川,并希望以此次考察交流为起点,与浙商投资研究会及广大浙商企业携手,“共建产业新生态,共拓开放新空间,共育创新增动能”,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朱世斌在发言中表示,汇川区将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强大平台优势,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服务,为前来投资的浙商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全方位支持”。他郑重承诺,将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合作项目顺利落地、高效推进。
遵义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王兰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遵义市的产业整体布局、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她表示,市投促局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座谈会期间,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宣传片,直观感受了汇川的发展活力与城市魅力。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务实。
此次考察活动成果丰硕,不仅加深了浙商投资研究会及会员企业对遵义汇川投资环境与发展机遇的认知,更在汇川区主要领导的集体重视和热忱推动下,为双方未来在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会将持续关注汇川发展,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优质浙商资源汇聚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把握时代机遇,共同书写发展新蓝图。
此次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赴遵义汇川区考察呈现三大战略价值:
1. 政企联动规格空前,凸显合作决心
汇川区以"一把手工程"规格对接,区委书记徐俊峰、区长朱世斌等主要领导全员出席,联动市投促局、经开区等12个部门形成"决策-执行"闭环。这种"四套班子+职能部门"的高配阵容,释放出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为浙商提供"项目落地直通车"保障。
2. 新兴产业精准卡位,构建差异优势
双方聚焦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赛道,汇川区依托三大独特禀赋:
军工技术转化基础(原061基地遗留的航空航天产业底蕴)
山地场景试验场(喀斯特地貌适合无人机、短途航空器测试)
西部数据中心节点(贵州大数据战略下的算力配套)
这种"硬科技+特色场景"组合,有效规避中西部地区的同质化竞争。
3. 东西协作模式创新,从"输血"到"造血"
浙商投资研究会明确提出"产业链构建"导向,突破传统产业转移逻辑,重点探索:
航空航天零部件本土化配套(利用浙江民企灵活机制+贵州军工技术沉淀)
山地旅游数字化解决方案(杭州互联网基因赋能喀斯特文旅)
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碳交易、生态补偿等机制在西部项目中的应用)
此次考察标志着东西部协作进入3.0阶段——从单方面产业承接(1.0)、资源互补(2.0)升级为"技术-场景-资本"三维耦合。汇川区"用场景换技术,用生态引资本"的策略,或成内陆地区破局发展的新范式。